相關文章

研報:“新十條”出臺后,航空和快遞物流呈現怎樣的變化?

物流指聞   |   來源: 東方交運研究   |   2022-12-23   |   0 0

快遞物流:經營回暖和疫情沖擊交織

來源/東方交運研究(ID:gh_98901f540e0b)

作者/劉陽 燕斯嫻


01

核心觀點

航空:航班快速恢復,關注后續出行恢復節奏。

1)新十條”出臺,航班量快速攀升,目前已恢復至8000班以上,客座率保持平穩而票價有所下滑。我們認為短期航班量/旅客量快速增長和客座率/價格表現一般之間的“反差”,主要由于政策放松后旅客出行特別是此前防控較為嚴格區域出行需求的集中釋放導致;

2)展望后續,考慮出行需求集中釋放趨緩,同時各地疫情導致出行觀望情緒,我們預計短期航班量將維持在8000-1000班左右水平,此后進一步恢復有賴于春運客流刺激和疫情形勢更為明朗;

3)供給端,民航局12月14日下發《安全有序恢復航空運輸市場工作方案》的通知,關注近期特別是春運期間可能的航班短缺問題。

持續看好航空板塊后續表現,大周期起點,航空出行正式開啟復蘇之路,走向繁榮。

快遞物流:經營回暖和疫情沖擊交織。

1)快遞:疫情對多地快遞網絡沖擊,或引發行業性提價。近期 “雙十二”刺激疊加疫情對快遞網絡和網點沖擊,總體業務量沖高回落。我們認為在當前人力較為緊張且臨近春節時期,快遞和快運價格或有一定上漲,其持續性或伴隨著快遞件量回歸平穩和從業人員病情好轉逐步改善;

2)物流:同比仍有一定缺口,靜待經濟復蘇回暖。12月16日全國整車貨運流量指數91.21點,同比下降33.85%,鐵路和航空貨運量表現均較為低迷??傮w來看,物流運輸雖有所恢復但仍有較大缺口,靜待經濟復蘇回暖。

行業增速修復期,重視快遞行業性機會,特別是相對低位的直營制快遞。此外物流供應鏈板塊,基于經濟復蘇和生產端恢復,看好?;饭?、內貿集運等細分領域修復機遇。

“擴內需”+現代物流重磅政策出臺,交運板塊迎來發展機遇。

12月14日和15日國務院分別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和《“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奠定交運客貨運中長期發展基調,交運板塊整體迎來發展機遇。


02

“新十條”出臺后,航空和快遞物流呈現怎樣的變化?

航空:航班快速恢復,關注后續出行恢復節奏

“新十條”出臺后,航班量快速攀升,目前已恢復至8000班以上。12月16日,全民航執行客運航班量8112架次,同比2021年下降1.3%,同比2019年下降38.7%,環比上周同期提升32.9%,航班執飛率為53.97%。

圖片

國際+地區航班穩健增長。12月16日執行國際+地區航班152班,同比增長65.2%,較19年下滑93.0%。

圖片

伴隨航班量增長,旅客量快速恢復,客座率保持平穩。

圖片

而另一方面,據第一財經披露,從多家平臺獲得的機票預訂價格數據卻顯示,自“新十條”出臺后的8日起,國內航線機票的平均預訂價格則是持續下滑的趨勢。

我們認為短期航班量/旅客量快速增長和客座率/價格表現一般之間的“反差”,主要由于短期政策放松后旅客出行需求特別是此前防控較為嚴格區域出行需求的集中釋放導致,后續持續性尚待觀察。

如近期航班量增加較多區域主要是重慶、新疆、河南此前長期封控的地區。

圖片

航線來看,旅游線恢復迅速,而商務線較為遲緩。以12.11數據來看,成都-杭州線恢復率達132.1%,除此之外成都-昆明、上海-沈陽/長春/三亞等旅游線也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恢復較為迅速,反觀商務線則相對遲緩,北京-上海、北京-廣深恢復率不足5成。

圖片

展望后續,考慮出行需求集中釋放趨緩,同時各地疫情導致出行觀望情緒,我們預計短期航班量將維持在8000-1000班(19年同期的60-70%)左右水平,此后進入春運,進一步恢復有賴于返鄉等春運客流刺激和疫情形勢更為明朗。

對于供給端,民航局12月14日下發《安全有序恢復航空運輸市場工作方案》的通知,近期航空市場快速恢復,鑒于前期低位運行的存量風險與近期快速提升的增量風險交織疊加,為統籌做好運行安全、疫情防控和行業恢復發展,制定工作方案。

特別關注其中對于國內航空運輸市場分階段有序恢復政策:

第一階段(即日起至2023年1月6日)該階段最高日航班量不超過11280班(國內客運不超過9280班),以2019年日均航班量的70%為基數進行恢復,保障各公司有足夠時間完成對失去資格人員的補充訓練和航線帶飛。

第二階段(2023年1月7日至2023年1月31日)該階段最高日航班量不超過13667班(國內客運航班不超過11667班),以2019年日均客運航班量的88%為基數進行恢復,保證緩解人員熟練度下降的風險。

第三階段(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3月25日)該階段與第二階段持平,行業處于穩定恢復期。

國際航班根據外防輸入政策調整情況另行制定。

我們認為值得關注近期特別是春運期間可能的航班短缺問題。

以19年農歷每日航班量和當前規劃對照,規劃航班量上限在春運40天(1月7日至2月15日)內剔除7天假期,約為19年實際航班量的90%,即若國內需求恢復至超過19年的90%,則可能引發供不應求,體現為客座率和票價上漲。而文件也提及加強航空運輸市場價格管理。根據相關規定,加強對國內、國際航空運輸價格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督檢查,維護航空運輸市場正常價格秩序,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圖片

總體來看,我們依然看好航空板塊后續表現。行業處于大周期起點,防疫政策大幅優化,航空出行正式開啟復蘇之路,走向繁榮。

從節奏來看,我們預計在經歷一段“疫情適應期”后(美國20年底第二波約3-4個月,21年底奧密克戎疫情約2個月),行業將走向持續快速復蘇,直至超越19年水平,未來一段時間,特別是元旦和隨后開啟的春運將是關鍵節點,對于判斷后續恢復進程將有重大意義。此外隨著“新十條”發布,我們預計后續出入境政策也將相應優化,國際航線恢復可期。

從空間來看,正如我們在最新《拆解美國航空業疫后復蘇供需雙弱之謎:我們可以更樂觀》中所述,供需兩端對比下,國內民航后續恢復趨勢預計遠好于美國當前,供給確定性大幅降速,疊加近年來頭部航線經濟艙全價票大幅提升,最終為行業票價彈性構筑了極佳的外部環境,業績彈性可期。若對標上一輪周期即10年金融危機后行業供需反轉帶來的盈利彈性,全行業2010年全年單機利潤總額2198萬元,為疫情前19年684萬的3.2倍,為10年以來最高點17年1238萬的1.8倍,航司業績有著極高的彈性。

從位置來看,近期各航司受政策帶動漲幅明顯,單機市值處于中位數以上水平,從周期角度看,后續仍有較大空間。

建議關注龍頭中國國航,以及民營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華夏航空,此外關注疫情期間在三大航中表現明顯更好的南方航空,以及相對低位的中國東航。

快遞物流:經營回暖和疫情沖擊交織

快遞:疫情對多地快遞網絡沖擊,或引發行業性提價

“新十條”出臺(12月7日)恰逢電商“雙十二”促銷之際,自11月26日(2.23億件)以來,快遞行業件量快速走高,日攬收件量最高達到4.53億件(12月12日),此后回落,最新12月16日為3.15億件。

圖片

另一方面,“雙十二”業務高峰疊加部分地區網絡和網點因涉疫處于關?;蛉藛T短缺狀態,造成物流不暢,導致發貨較慢、派送不及時等問題,國家郵政局呼吁消費者多多理解。

快運方面,多家快運企業也相繼發布《關于疫情影響貨物時效告客戶書》,由于疫情影響,中轉分撥中心等員工緊缺,同時網點自身業務員、司機等同樣受到疫情影響,導致末端派送延遲。

我們認為在當前人力較為緊張且臨近春節時期,快遞和快運價格或有一定上漲。其持續性或伴隨著快遞件量回歸平穩和從業人員病情好轉逐步改善。

從過往(除2021年)來看,由于淡旺季的存在一般每年1月、6月、8月、12月是行業單價環比漲價月份。2017年至2021年的12月,行業月件均單價環比11月分別漲了0.37元、0.18元、0.28元、0.15元和-0.53元。2021年相對特殊,主要由于四季度派費提升干擾了9月份及以后的月度件均單價變化。

圖片

根據郵政局保通保暢數據,11月全月行業共攬收101.2億件,較去年同期113.3億件下滑10.7%。

圖片

11月較大幅度的增速下滑,是供給側疫情沖擊、網絡不暢,需求端消費低迷,疊加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導致。

展望明年,我們認為在今年行業較低的增速水平下,基于疫情影響收斂、消費端和生產端有望復蘇,明年行業或迎來較大幅度的增速回暖。

從社零增速和消費者信心指數來看,當前均降至歷史低位。

圖片

展望后續,我們預計行業件量中樞在“十四五”期間或能維持在10-15%的中高速水平,相比20-21年30%左右增速明顯下行,即行業逐步進入成熟期。

對于明年,我們綜合考慮低基數和疫情影響,預計行業增速同樣可恢復到10-15%區間。

物流:同比仍有一定缺口,靜待經濟復蘇回暖

生產端,整車貨運流量指數來看,12月16日全國整車貨運流量指數(以19年為基數100)91.21點,環比前一日下降0.8%,12月以來均值85.52,同比下降33.85%;

圖片

全國公共物流園吞吐量指數95.79點,環比-0.4%,12月以來均值93.33,同比-23.06%;

主要快遞分撥中心吞吐量指數91.89點,環比-1.0%,12月以來均值90.21,同比-21.31%;

圖片

鐵路貨運:12月貨運量同比去年日均減少22.8%

自4月20日披露各貨運方式保通保暢數據以來,12月16日(十日移動平均)較4月下旬均值(4月20-30日),鐵路貨運量上升0.1%,12月以來均值同比去年12月日均值減少22.8%。

圖片

航空貨運:民航貨班量下降12.4%,貨運價格同比下跌59%

自4月20日披露各貨運方式保通保暢數據以來,12月16日(十日移動平均)較4月下旬均值(4月20-30日),民航貨班下降12.4%。

圖片

航空貨運價格方面,根據TAC Index數據,截至12月16日,上海浦東離港航空貨運價格指數4946.00點,周環比下降5.6%,同比下跌59%。

圖片

總體來看,物流運輸雖有所恢復但仍有較大缺口,靜待經濟復蘇回暖。

行業增速修復期,重視快遞行業性機會,特別是相對低位的直營制快遞,一方面受益于行業增速回暖,另一方面疫情下暴露出來的供應鏈可靠性和穩定性問題,或在修復期給予直營快遞更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對于物流供應鏈板塊,基于經濟復蘇和生產端恢復,看好?;饭?、內貿集運等細分領域修復機遇。


03

“擴內需”+現代物流重磅政策出臺,交運迎機遇

《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

12月14日國務院發布《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

綱要對交通運輸行業的的規劃重點在于釋放出行消費潛力、優化交通和物流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建設現代化流通體系以及保障供應鏈安全四方面。

1)釋放出行消費潛力:

①直接釋放方式:優化城市交通網絡布局,大力發展智慧交通,釋放出行消費潛力。

②間接釋放方式:對航空,擴大文化和旅游消費,釋放通用航空消費潛力。對機場,更好滿足中高端消費品消費需求,深入推進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促進免稅業健康有序發展。對物流,支持線上線下商品消費融合發展,支持無人配送等技術應用。

2)優化交通和物流基礎設施投資建設

①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以鐵路為主干、以公路為基礎、水運民航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推進“6軸7廊8通道”主骨架建設。

②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統籌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園區等布局建設,優化國家層面的骨干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支撐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優化以綜合物流園區、專業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為支撐的商貿物流設施網絡。加快建設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提高城鄉冷鏈設施網絡覆蓋水平,推動食品產銷供的冷鏈全覆蓋。

3)建設現代化流通體系:

圍繞做優服務鏈條、做強服務功能、做好供應鏈協同,完善集約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促進現代物流業與農業、制造、商貿等融合發展。積極發展公鐵水聯運、江海聯運和鐵路快運。探索建立城市群物流統籌協調機制,培育有機協同的物流集群。優化國際海運航線,強化國際航空貨運網絡,鞏固提升中歐班列等國際鐵路運輸組織,推動跨境公路運輸發展,支持優化海外倉全球布局,加快構建高效暢通的多元化國際物流干線通道,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

同時,健全農產品流通網絡,暢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完善以縣級物流節點為核心、鄉鎮服務站點為骨架、村級末端網點為延伸的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設施體系,完善農村電商配套服務。

4)保障供應鏈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擴大內需工作各領域和全過程,著力提升糧食、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等領域供應保障能力,有效維護供應鏈穩定。

①糧食安全:健全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加強糧食、棉、糖等重要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

②制造業安全:推進制造業補鏈強鏈,實施制造業供應鏈提升工程,構建制造業供應鏈生態體系。圍繞重點行業產業鏈供應鏈關鍵原材料、產品,增強供應鏈靈活性、可靠性。

③民生安全:保障事關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安全穩定運行。強化關鍵儀器設備、關鍵基礎軟件、大型工業軟件、行業應用軟件和工業控制系統、重要零部件的穩定供應,保證核心系統運行安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產業鏈安全,實現極端情況下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響。

《“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

國務院辦公廳12月15日印發《“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是我國現代物流領域第一份國家級五年規劃,對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主要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供需適配、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體系。展望2035年,現代物流體系更加完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物流企業成長壯大,通達全球的物流服務網絡更加健全,對區域協調發展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更加有力,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實保障。

圖片

2)精準聚焦現代物流發展重點方向:規劃重點聚焦加快物流樞紐資源整合建設、構建國際國內物流大通道、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延伸物流服務價值鏈條、強化現代物流對社會民生的服務保障、提升現代物流安全應急能力等七方面。

圖片

3)加快培育現代物流轉型升級新動能:規劃提出通過推動物流提質增效降本、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強化物流數字化科技賦能、推動綠色物流發展、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培育發展物流經濟六種方式加快培育現代物流轉型升級新動能。

①推動物流提質增效降本:

促進全鏈條降成本:依托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提高干線運輸規?;胶椭Ь€運輸網絡化覆蓋面,完善末端配送網點布局,擴大低成本、高效率干支倉配一體化物流服務供給。鼓勵物流資源共享,整合分散的運輸、倉儲、配送能力,發展共建船隊車隊、共享倉儲、共同配送、統倉統配等組織模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推進結構性降成本: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進港區、連園區、接廠區,合理有序推進大宗商品等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完善集裝箱公鐵聯運銜接設施,鼓勵發展集拼集運、模塊化運輸、“散改集”等組織模式,發揮鐵路干線運輸成本低和公路網絡靈活優勢,培育有競爭力的“門到門”公鐵聯運服務模式,降低公鐵聯運全程物流成本。

②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支持物流企業與制造企業創新供應鏈協同運營模式,提供供應鏈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增強制造企業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加強工業園區、產業集群與國家物流樞紐、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等設施布局銜接、聯動發展。

③強化物流數字化科技賦能: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物流要素在線化數據化,實現物流資源線上線下聯動。研究電子簽名和電子合同應用,試點鐵路國際聯運無紙化。推動物流基礎設施改造升級,發展智慧物流樞紐、智慧物流園區、智慧倉儲物流基地、智慧港口、數字倉庫等新型物流基礎設施。

④推動綠色物流發展:加快健全逆向物流服務體系,培育專業化逆向物流服務企業。支持國家物流樞紐率先開展逆向物流體系建設,針對產品包裝、物流器具、汽車以及電商退換貨等,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務平臺和網絡,創新服務模式和場景,促進產品回收和資源循環利用。

⑤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推進重點產業供應鏈體系建設,發揮供應鏈核心企業組織協同管理優勢,搭建供應鏈協同服務平臺,提供集貿易、物流、信息等多樣化服務于一體的供應鏈創新解決方案。發揮供應鏈協同服務平臺作用,引導行業、企業間加強供應鏈安全信息共享和資源協同聯動,分散化解潛在風險,增強供應鏈彈性,確保產業鏈安全。

⑥培育發展物流經濟:發揮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輻射廣、成本低、效率高等優勢條件,打造具有區域集聚輻射能力的產業集群,提升“四橫五縱、兩沿十廊”物流大通道沿線物流基礎設施支撐和服務能力。

圖片

4)現代物流重點領域潛力及政策支持:

規劃認為現代物流重點領域的潛力在于,

①通過補齊國際航空物流短板、培育國際航運競爭優勢、提高國際物流綜合服務能力來加快國際物流網絡化發展。②通過完善農村物流節點網絡、提升農村物流服務效能來補齊農村物流發展短板③通過完善城鄉商貿物流設施、提升商貿物流質量效率來促進促進商貿物流提檔升級④通過完善冷鏈物流設施網絡、提高冷鏈物流質量效率來提升冷鏈物流服務水平。⑤通過完善鐵路(高鐵)快運網絡、創新高鐵快運服務來推進鐵路(高鐵)快運穩步發展⑥通過完善大宗商品物流體系、安全有序發展特種物流來提高專業物流質量效率。⑦通過完善應急物流設施布局、提升應急物流組織水平、健全物流保通保暢機制來提升應急物流發展水平。

規劃實施保障中的政策支持:政策將主要在保障重大項目用地用海、鞏固減稅降費成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三個方面保障規劃的順利執行。

圖片

來源/東方交運研究(ID:gh_98901f540e0b)

作者/劉陽 燕斯嫻

* 文章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物流指聞立場。轉載此文章需經作者同意,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來源。

推薦閱讀

參與評論

最新評論

1

0

我們期待與您互動,不要吝嗇您的建議與意見。

黃剛老師深入交流請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務合作、爆料、投稿請加微信:logvip56
獵頭、跳槽、招聘服務請加微信:headscmhrv

漢森商學院學員申請咨詢請加微信:scmschool
線下活動、峰會合作請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郵箱:tougao@headscm.com

掃描二維碼
關注物流指聞微信公眾平臺
更多深度策劃、最新資訊、行業報告、現場視頻,歡迎在微信中搜索“物流指聞”,或用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關注,將行業收錄指尖。

漢森總部電話11:010-62656566(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榮華南路13號中航國際廣場L1棟9層

漢森供應鏈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10020813號-1
欧美黄色视频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